
海桐种子1

海桐种子2

海桐种子3

海桐花图片

海桐叶
海桐一般为球类,但我有一盆 海桐树,第一张和第二张图片就是那棵 海桐树上拍的种子图片.海桐树照片请点这里.海桐四季常青而具有光泽,花时香气袭人;秋季蒴果开裂露出鲜红种子,晶莹可爱。在庭院中可植于门旁、窗前,修剪成圆球形。亦可作路边绿篱栽植。盆栽可装饰内室或客厅。 海桐一般用种子繁殖,每公斤种子约20000粒。 海桐种子销售价格:100元/公斤,联系电话:在下方的热线电话.
海桐亦名海桐花,别名水香、七里香、宝珠香、山矾花,为海桐科、海桐属常绿灌木,栽培形态常整成小乔木样,株高1米至3 米。树冠近似球形,侧枝轮生,老枝灰褐色,嫩枝绿色,全株有一种清淡的特殊气味。叶互生,有时枝顶常为轮生,革质,叶面浓绿色,具蜡质,极光亮。叶片倒卵形至椭圆形,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叶边常向下翻卷。顶生伞房花序,小花白色轮生,后期变成黄色,花萼绿色,有清淡的香味。蒴果10月间成熟,呈三瓣开裂,露出红色的种子。花期4月至5月,花的观赏价值不高,常见栽培的品种还有银边海桐,叶缘具白色斑纹,均以观叶为主。 海桐属暖温带常绿树种,原产我国中部和南部地区,性喜阳光,不怕烈日强光直射,也能耐半阴直至全阴的环境,在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下生长最佳。有一定耐寒力,在南方可露地越冬,北方均作盆栽。在南方沿海城市作绿化树种,能抗海潮和海风。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轻度盐碱。盆栽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上盆时下垫适量长效肥,生长期酌情追施复合肥。 海桐种子繁多,萌芽力强,在南方多采用床播,北方也可盆播。当蒴果由青变黄并刚刚裂开时采收,待种子完全阴干后贮存至来年3月播种。幼苗生长快,经分栽后,两年即可成苗。海桐耐修剪,可结合修剪进行扦插繁殖,以4月至5月扦插成活率最高。采顶端15厘米长的充实枝条作插穗,保留顶部的几枚小叶,插入素沙土或素沙土与草炭土各半混匀的基质中,入土深度5厘米左右。遮阴罩膜,保温保湿,4 0天至50天左右发根,待立秋后形成健壮根系再行分栽上盆。 海桐生性强健,在南方多地栽数株群植或作绿篱。北方盆栽需每年春翻盆换土一次,逐年换入大盆,并应适度修剪,使其长成球形树冠,整齐丰满。夏季还需适时摘心,以防徒长。华北及其以北地区秋末需移入冷室越冬,注意通风透光,防止介壳虫孳生,早春移至室外养护时气候风干,注意盆土水分要充足,经常喷水保持环境湿润,叶面清新。海桐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抗性很强,并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是优良的城市环保树种。
海桐虫害主要有吹绵介,开花期常有蝇类群集,应注意防治。
海桐皮的药用价值
名称:海桐皮 类别:祛风湿药 拼音:HAI TONG PI 拉丁:Cortex Erythrinae 别名:钉桐皮、鼓桐皮、丁皮、刺桐皮、刺通、接骨药 药用部位:树皮 药材性状:干燥干皮,呈半筒状或板片状,长约30~60m,厚约1~2mm,外表灰棕色或灰黑色,有稀疏纵裂纹及较密的黄色皮孔,边缘不整齐,微突起或平钝;皮上有大型钉刺,刺尖有时被磨去,可以剥落;基部圆形或长圆形而纵向延长;内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平滑,有细纵纹。质硬而韧,易纵裂,不易横断。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富纤维性,气微香,味苦。 栽培要点: 产地:广西、云南、湖北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将树砍伐剥取干皮。刮去棘刺及灰垢,晒干。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平;苦、辛;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疥癣、湿疹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浸酒搽;或研末调敷。 禁忌:血虚生风者慎服。
最新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