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栎树

麻栎叶
科属:壳斗科 Fagaceae
学名: Quercus acutissima Carruth. 英名:Sawtooth Oak 花期:4月,果次年10月成熟 分布:辽宁、河南以南各省区 简介: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皮暗灰色,浅纵裂;幼技密生绒毛,后脱落。叶椭圆状被针形,长8—18厘米,宽3—4.5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或阔楔形,边缘有锯齿,齿端成刺芒状,背面幼时有短绒毛,后脱落,仅在脉腋有毛;叶柄长2—3厘米。壳斗杯形;苞片锥形,粗长刺状,有灰白色绒毛,反曲,包围坚果1/2;坚果卵球形或长卵形,直径1.5—2厘米;果脐隆起。 应用:种子含淀粉和脂肪油,可酿酒和作饲料,油制肥皂;壳斗、树皮含鞣质,可提取拷胶;木材坚硬、耐磨,供机械用材;果入药,涩肠止泻,能消乳肿;树皮、叶煎汁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异名】栎木皮(《本草拾遗》),栎树皮(《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麻栎的根皮或树皮。植物形态详"橡实"条。 【性味】《本草拾遗》:"味苦,平,无毒。" 【功用主治】治泻痢,瘰疬,恶疮。 ①《本草拾遗》:"主恶疮中风犯毒露者,取煎汁洗疮,当令脓血尽止。亦治痢。" ②《日华子本草》:"治水痢,消瘰疬,除恶疮。" 【选方】治诸疮因风致肿:栎根皮三十斤,锉,水三斛,煮令热,下盐一把,令灼灼然热以浸疮,当出脓血,日日为之,差止。(《千金方》) 【临床应用】治疗阿米巴痢疾 取栎树皮1斤,加水3000毫升,煎成1500毫升。成人日服3次,每次30~50毫升,连服3~7天。服药后1~2天开始见效。经700余例观察,有效率约85%。
落叶乔木,干皮交错深纵裂,叶长椭圆状披针形,羽状侧脉直达齿端成刺芒状。喜光,耐干旱瘠薄,深根性,抗风力强。是上海生长良好的壳斗科落叶乔木之一。
麻栎果是药材,小时候在老山上常利用中午时间捡拾果子.
网友留言:第二张图片是板栗树的图片。麻栎树的果子就是橡子,比橡树的橡子要大。淀粉一般做成凉粉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