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大树:这是沙井镇的一个国际酒店的景观大树

深圳大树绿化:在茭塘村附近地区

广东花场一角:南方植物多!

深圳拆迁统建楼:这里的政策更灵活吧,老百姓可以自己统一建房!
1985年后,《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深圳市城市绿化规划和实施方案》和《深圳市园林绿化管理条例》相继颁布后,深圳园林绿化开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做到“规划一片、建设一片、绿化一片”,深圳市园林绿化因此进入大规模建设的高峰期。其中,新建区绿化用地要求不低于总面积的50%,改建旧城区绿化不低于总面积30%;各单位在新建、扩建项目中和新建住宅时,应从总投资中提取3-5%的资金作为绿化专款专用等。1986年,深圳市开展评选市树、市花活动,经市长办公会议正式批准簕杜鹃为市花、荔枝树为市树。这大大加快了本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至1990年,深圳新增绿地面积62.26万平方米,完成14条主次干道两侧10-50米宽、长26公里绿化带建设;新建仙湖植物园、国家级内伶仃岛自然保护区。深圳市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提高到36.34%和18平方米。1988年,深圳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1991年至1995年,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达标活动,先后建成风景秀丽的香蜜湖、西丽湖、银湖、石岩湖、小梅沙、大梅沙、溪冲等渡假村7个园林式单位、省级梧桐山风景区1个;荔枝专业园5个,种植荔枝树20余万株;福田800米宽绿化隔离带;建成市级公园2个,区级公园4个,主题公园“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野生动物园”各1个,街心花园、广场绿地、绿岛等景点100多个。至1995年底,建成区绿地面积3872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5平方米。1993年被广东省授予“实现城市绿化标准城市”称号,1994年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近年来园林企业感受最深的是,生态成了对他们的第一要求。深绿园林公司目前管养着深圳180多万平方米绿地,副总经理黄旭光介绍,现在种树更注重深圳本土野生资源的树种,这些树原本就长在深圳,能很快融入整个生态环境,不存在外来树种带来的不利因素。榕树、秋枫、土沉香、珊瑚树这些树木在深圳梧桐山上都有着野生群落,可以就近取材。乡土树种占的比例从以前的1/3发展到目前的2/3。
据他介绍,为追求热带海滨景观,广东省不少城市曾种下了许多棕榈科树木,这些引进的树木带来一种名为“椰芯叶甲”的害虫,由于在本地缺乏天敌,目前已在广东泛滥成灾,既破坏棕榈树木,也迫使管养者不得不使用毒性农药,进一步影响环境。深圳农业局已要求控制棕榈科植物的种植,行道树不再采取棕榈科树木。
园林企业的施肥方式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化学肥料大大减少。深圳南山园林绿化公司欧阳育林经理介绍,化学肥料的使用会导致土壤板结,水分难以渗透,使植物长势越来越差。现在多使用成品的有机肥,元素含量均衡、丰富,没有污染。
由于施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长期的,企业会不会为追求短期利益而大量采用化学肥料?丁少江解答了记者这个疑惑,绿化处对绿化队伍采取“有放有抓”的管理方式,用工多少可以不管,但施肥则要严格管理。绿化处要求企业上报施肥计划,并在施肥季节派人现场监管,确保施肥的科学和生态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