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文章信息 苗木 花卉 果树 盆景 容器苗 风景 园艺资材 苗木价格 综合
 
主题图库 专题图库 图库总览  浏览排行 精品
广东花场图片
 导航: 花卉图片网 -> 风景 -> 广东花场  
图片名称: 广东花场
 浏览次数: 3123  

广东陈村的园林绿化公司

广东的苗圃图片

苗圃广东

广东顺德的一个花场\

   一、有利条件

    首先、东莞地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一年四季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各类花卉园艺作物的生长。

    还有,东莞市是珠三角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江下游,珠江口东岸,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东部,北靠广州市,南邻我国最成功的经济特区——深圳,距世界自由贸易港和著名的金融中心香港不足100公里,介于从广州通向香港、深圳这一经济走廊的中段。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水陆交通枢纽的地位,便于我市引进国内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方法,发展花卉产业,也便于我市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有利于产业信息的交流和产品的推广和流通。

    随着东莞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花卉的需求日益增长,给东莞花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目前,花卉业已逐渐成为农业中新兴的并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涌现出了塘厦盛佳花场、清溪玉山花场、缤纷花场、万江圣茵花场等大型花卉生产基地,整个产业呈逐步上升的良性发展趋势。

    二、存在问题

    (一)宏观指导不足

东莞市的花卉业是在市场经济推动下自由发展的,发展的自发性、分散性、无序性较大,由此带来的行业管理、市场发展和信息引导等严重滞后。

    1、行业管理乏力

在1998年以前东莞市没有明确的花卉业主管部门。之后,根据国家农业部确定的中国花卉统计工作的具体内容,东莞市才开始进行花卉资料的统计工作,近几年才将花卉归口农业局管理。但由于人员力量、经验及其他历史原因,其管理工作明显乏力,缺乏产业发展规划、行业管理规定、良种引进、品种布局、生产指导、标准实施和信息引导等的具体而有力的管理工作。

    2、市场建设滞后

    2001年,东莞市的各类花卉市场有22个,有些是季节性的,有些是以零售为主兼营批发的,上规模、有一定档次的市场至今还没有,特别是在大型花卉集散市场的建设方面严重滞后,规划面积3000亩的万江花卉博览中心,规划多年至今也还是在规划阶段;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有效管理,这些市场集散能力低,功能、影响力、覆盖力不高,市场信息功能不强,在流通环节中不能发挥主渠道作用,东莞市花农在逢年过节中的大批量花卉都需要到广州芳村和深圳等地的大集散市场销售。

    3、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产业发展,信息先行。建立完善信息系统,能有效地引导花卉业的生产经营,减少花卉生产的盲目性,也能使产品尽快地转化为商品,为花卉业的发展服务。花卉作为农作物中市场性、鲜活性最强的产品之一,是瞬间消费的,一旦流通不畅极易造成严重损失,但实际上东莞市目前还缺乏花卉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

    (二)科研基础薄弱

    1、人才缺乏

    2001年,东莞全市有花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331人中,大多数是从事销售和绿化工程等的工作,而极少是从事商品花卉选育种、引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市场信息等的应用技术开发研究,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也有一定的局限,整体吸收、消化和运用先进设施和手段能力不强。

    2、技术薄弱

    由于花卉业不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主导产业,东莞市现有6个涉农的科研单位,为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东莞市种子研究所、东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东莞市生物技术研究所、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东莞市植物园,但没有一个专业的花卉研究机构;农科中心的有些科室及生物技术研究所、种子研究所等,虽然也开展了一些有关花卉的研究工作,但总体上力量仍然不强,特别是花卉商品化生产的研究与开发更是不足,对全市花卉生产缺乏技术指导,这也是致使花卉产业发展缓慢。

    (三)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

    一个成功的龙头企业,可以带动一个地区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长期以来,东莞花卉生产主要依靠传统花农,虽然近年来涌现出了塘厦盛佳花场、清溪玉山花场、缤纷花场、万江圣茵花场等大型花卉生产基地,但相对芳村、顺德、云南等发达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些企业还不能对东莞的整个花卉产业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三、几点建议

    根据东莞市农业发展规划,当前东莞市的花卉业应立足于自身发展需要,继续发展绿化苗木和草坪草、大力发展应时应节花卉,加快发展地方传统特色花卉和高档盆花,以满足农村城市化建设和都市农业发展对花卉的需求。由于东莞市工业化程度高,土地少,经济基础雄厚,东莞市的花卉业发展应当实施品牌战略、科技兴花战略和走出去战略,走出一条有东莞特色的花卉产业之路。

    1、加强行业的宏观指导和管理。

    充分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职能,进行产业引导和扶持;根据东莞的自然条件、经济能力、产业基础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局; 逐步建立和完善花卉产品质量监督体系,促进花卉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

    2、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

    花卉业是一门新兴产业,但基础差,科研底子薄弱,科研滞后,科研基础设施有待改善,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政府应对花卉科研加大扶持力度,提高东莞市花卉业的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一是加大对花卉科研的经费投入。可每年安排一定的花卉科技专项资金,用于开展花卉良种选育和引进、高效栽培技术开发、示范、培训和推广等。二是设立花卉科研机构,充实科研力量。对花卉科研项目立项方面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多渠道和多方面引进花卉业发展的相关科技人才,特别是携有新技术、新信息和新项目的人才,充实和壮大科研力量。三是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广辟资金来源,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多渠道资金来源的新型投入机制,在招商引资中优先考虑,有关开发性项目向花卉业倾斜,安排经费。

    3、建立龙头企业

    花农的分散经营不可能培育出良好的市场体系,只有建立龙头企业,才能把分散的千家万户组织起来,形成群体优势;才能带动起一个花卉产品系列的开发,带动花卉产业的产、供、销一条龙共同发展;才能起到辐射和示范效应,有效地带动周边地区农户进行同类花卉产品的规模生产,实现优势互补,实施品牌战略。

    4、培育特色名牌产品

    在培育特色名牌产品方面,应加强花卉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只有属于自己的品种才是特色品种。名牌花卉产品是经过不断的技术提炼,具有稳定的优质特性,能够规模化生产的专业化花卉商品。所以,名花、名贵花卉并不等于名牌产品,量大而优质才能创立名牌。东莞市要发展花卉业,就要树立真正的名牌,就要在种子种苗生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后外理等方面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可以通过加强研究开发和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途径解决。

    5、完善服务体系

    政府应该积极提高市场透明度,规范市场行为,营造一个快捷、公平、公开的交易环境,科研部门应加强应用技术的研究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花卉生产企业和职能管理部门也应积极大胆引进和应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施设备,并积极进行消化、吸收和二次开发利用研究,加快科技推广步伐,花卉行业协会可积极建立一套迅速有效的信息服务系统,收集、整理、提供各种花卉业信息,使之成为制定管理规定、科研立项、确定和调整生产经营计划的依据,对指导和推动花卉业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有关部门可以建立专业花卉网站、举办花卉信息专刊等,提供管理规定、质量标准、种子种苗供求、花卉产销、技术服务等的有关信息。

    6、促进合作与交流

    一是开展花卉业引进。积极引进国内外花卉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不断改良优化东莞市花卉业的品种结构和生产工艺。积极引进外来资本到东莞来创办花卉现代化生产基地和花卉高科技企业,提高东莞花卉业的档次和水平。

    二是参与花卉业合作。积极引导东莞市的花卉企业、专业户建立花卉研发和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市场空间,实现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花卉企业来东莞开发花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三是加强对外学习和交流。积极组织东莞花花卉企业和科研单位参加高规格的花卉博览会、花卉交易会,学习借鉴花卉业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和发展模式,拓宽花卉业工作者的思路和视野,并寻找各种经贸合作的机会,推动东莞花卉业的对外交流和合作。

   陈村花卉世界位于广东省顺德市陈村镇,地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中部,毗邻港澳,与广州市、佛山市接壤,水陆交通便利,陈村面积62.2平方公里,人口8万,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45.6亿元,财政收入1.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637元。陈村素有"岭南花乡"和"中国花卉第一镇"的美誉。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10年,陈村就开始了花卉种植,至清朝中叶,已经成为"户以花为业,村以花出名"的岭南最大的花乡,改革开放以来,陈村花卉种植发展迅猛,花卉种植大户、花场、花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1997年,陈村花卉生产面积已达18000亩,花卉年产值超过3亿元,占广东省花卉总产值的1/3,花卉业成为陈村农业经济独有的优势,其品牌效应也不断增强。为促进花卉业集约化生产、现代化经营和国际贸易,陈村镇政府经多年构思,邀请海内外专家论证,决定投入巨资兴建集花卉生产、销售、科研、信息、旅游、服务六大功能于一体的"陈村花卉世界"。
  陈村花卉世界规划总面积10000亩,于1998年3月开始动工,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投资1.5亿元,采取"政府搭台,花商唱戏"的模式,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后再租给客商,不仅使传统产业变为优势产业,而且使项目具有高起点、高标准、多功能的特点,形成了"三位一体、三大分区"、设施配套、服务完善的建设格局,三位一体是建立花卉交易市场、国际兰花交易中心、花卉主题公园;三大分区即展销区、综合配套服务区和高新种植区;实现了"五通一平十配套",包括水电、邮电、道路桥梁、吸排水系统、清洁、保安、金融、进出口检疫、电脑信息、报价中心、旅游服务中心等。
  陈村花卉世界培育了大市场,形成群体效应和市场效应。目前,进驻花卉世界经营的花卉企业有280多家,其中海外占30%,外省占30%,省内占40%。投资者有来自美国、荷兰、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法国、菲律宾、泰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有江苏、福建、浙江、广西、四川、海南、辽宁、山东、天津、上海等十多个国内省市、自治区的投资者,引入资金达4.3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花卉世界"作为花卉的"龙头"企业,又将全镇上万户花农、成千个花场和国内外花商有机连接起来,构筑了庞大的产业群。这里,荟萃了世界名花异卉,花卉种类已由过去以盆桔、盆景、荫生观叶植物为主约2000个品种,发展到传统花卉和时花、仙人球、洋兰、凤梨等高档花卉并举约5000多个品种,任由游人,客商选购。陈村花卉世界年花卉交易额超过8亿元,产品销往国内和世界各地,真正形成了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
  陈村花卉世界的创办,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带动力,取得了"一花带来百业兴"的社会效益。配合花卉世界的发展,陈村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花卉世界的周边环境、道路和通讯、交通、供电等各种公用进行了综合整治和进一步完善,投入5亿多元建造了佛陈路、文登路等高等级的道路以及供电、电讯网络,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向城市化的转变,"花卉世界"的品牌效应使土地升值一倍以上,华南著名房地产商-广东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投入10多亿元,依傍花卉世界建成"碧桂花城",将花卉世界作为其"后花园"。海内外花商的进入,带来了新品种、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技巧,在互补中提高了当地花农的技术水平和花卉种植的科技含量。花卉世界的创办带动当地7000多农户,每户增收3000多元。
  陈村花卉世界规模大、档次高,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是全国较有影响力的大型花卉交易中心,被确定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全国重点花卉市场、中国花卉之乡、广东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广东省重点龙头企业、广东省高新农业旅游项目,2000年10月被评为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如今,"陈村花卉世界"品牌享誉海内外,我们已接待来自荷兰、比利时、澳大利亚、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孟加拉、尼泊尔、越南、老挝、菲律宾、非洲国家等70多个国家的高级官员和使节。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镕基、尉健行、乔石、钱其琛、李铁映等也亲临花卉世界视察指导。每年前来赏花、购花和进行技术交流的人数超过200万人次,已有32家旅行社定点组团旅游观光。
  陈村花卉世界庞大而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为顺德市举办各种大型花事活动创造了条件。1999年2月成功承办了广东省首届花卉展销会暨陈村第十五届迎春花市,同年11月,顺德市在申办中国花卉业的"奥林匹克"盛会--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从全国8大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博览会选址就在陈村花卉世界。
  2001年9月28日至10月7日,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陈村花卉世界隆重举行,短短十天,游客超100万人,交易合同金额达3亿元。本届花博会,全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全部参展,实现了历史性的大团圆。同时本届花博会还将商业性、专业性、观赏性合为一体,为众多参展商构筑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平台,提供了无限商机。美国、荷兰、意大利、比利时、厄瓜多尔、哥伦比亚、新加坡、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家花卉企业应邀参展,成为历届花博会中参展省份和参展单位最多、最具国际影响力、花卉文化最强、科技含量最高、会展经济商机最大的一次花事活动。花博会集世界名花异卉于一体,通过体现花与艺术、花与自然、花与生活、花与科技,生动地展示我国以至世界花卉的成就、优势和发展前景,是花卉界的一次"奥林匹克"盛会。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成功举办,给陈村花卉世界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座落于花卉世界中心、建筑面积达18000m2的国内一流的博览馆和占地120多亩的花卉大观园将为推动会展经济和农业旅游的提升发展奠定了基础。
  陈村花卉世界整个布局和设施都以花卉为主题,以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为中心构想,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来到花卉世界,首先看到世界上最大的蝴蝶抽象造型主门楼--欢乐蝴蝶和景色怡人的主入口广场。然后,您将进入万紫千红、花团锦簇的花海之中,每个花卉公司都是一个靓丽的景点,有一座座造型各具特色的精致庭园,既有中式的小桥流水,又有西式的园林景观,蓝天、碧水、风车、青草和美丽的鲜花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优美画卷。步入这里,即可惊叹于花卉超市之宏大规模,目不暇接于奇花异卉之琳琅满目,也可以徜徉在万紫千红当中,细心欣赏之余,挑选心爱的花卉;亦可安坐于咖啡茶座,在鸟语花香中小憩。著名的景点广东维生工厂化播种育苗、七巧园艺超市、海南古树园、韩国村、杰腾兰业、高新园艺、盆景园、紫如游意未尽,还可到奇石馆、根雕馆,领略鬼斧神工。
  作为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主要室外展的花卉大观园,是游客必到之地,它集中华园艺之大成,由各省花协和专业园林公司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共有39个景点,展示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花卉和丰富多彩的园林艺术。走进大观园,可以体验到山东的沂蒙秋韵,欣赏到积雪冰封和万物葱茏的平原交融的吉林"长白之春",台湾阿里山的风光;无锡水乡的清晨,粉墙黛瓦,舟船泊岸,带你进入一个梦回世界;以延安宝塔、延河桥、陕北窑洞为主题的陕西景点,展现了黄土高原特色和革命圣地的风采;莲花衬托的澳督府,糅合了400多年中萄历史文化的澳门,荡漾着南欧的醉人情调;在江西的瑞香园牡丹亭长廊、《还魂记》壁画和梅关关楼园林建筑,让游客赏花观楼、知历史、品文化、了解江西;在新疆哈密苑,你将惊叹于稀世珍品--距今1亿3千多万年前、高16.7米、根部直径2.3米,顶端直径1米,重约53吨的硅化木……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利用鲜花美化生活、装点居室、表达情意已经成为新的消费时尚,加上中国加世贸组织和国际花卉市场一体化的进一步形成,给花卉世界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前景和机遇。我们将继续围绕花卉的主题,在大力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丰富农业观光、购花赏花、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内容,营造更多更好的景观,供游人观赏,使来者乐而忘返。

 

发表评论
昵 称
 

 

内 容

 
 
 

嫦娥一号月球照片
南京老山:黑石山风景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扬子网 苗木价格网 城北苗圃 链接交换 后台

 

总访问量:3746846,今日访问:86,昨日访问:41

Copyright© 花卉图片网 苏ICP备060350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