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栀子花

栀子花开
本文记者在南京华侨路遇到了从浦口来的金双良夫妇,憨厚的老金告诉记者,自己在儿子承包的苗圃地里“打工”,因为老伴儿喜欢栀子花,就种了一些,现在花儿开了,香气四溢,凡是去苗圃的亲朋好友都忍不住摘两朵带走。这两天花开得特别好,恰好儿子要到城里来办事,他就和老伴带了两箩筐来卖。“一早就起来了,摘下来后扎成束,都要喷点水,这样花香才会持久,就当赚点零花钱。”老金乐呵呵地说,因为花开得特别香,每年都有一些小贩去收购,他们就象征性地收点钱,为的是能让更多的人闻到花香。
二十几年前,南京的花神庙是盛产栀子花的地方,据在雨花台区生活了多年的张老太太介绍,因为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种栀子花,一到五月份,感觉空气里都是甜的。“而且还有兰花、茉莉花,非常香。”
张老太太说,栀子花开后可热闹了,每天清晨都有小贩挑着担子来批发到城里面去卖。种花的人家,只要看到花骨朵露出来就小心剪下来,“如果用手掐,弄不好会伤了树枝”。因为都是自家种的,无论是批发还是小贩兜售,价格都不高,几分钱就能买好几朵,很多人喜欢挂在衣服上,“那时候电风扇、空调比较少,人容易出汗,花香不仅掩盖住汗臭,自己闻起来心情也好”。不过遗憾的是,随着城南的开发建设,栀子花已经越来越少了,二十几年下来,不是为建设“牺牲”了,就是被居民挖了。
从5月到6月,短短一个月,卖花的小贩赚了不少,但为何花店“看不上”这个商机?管家桥一家花店的老板告诉记者,栀子花南京没有大规模的种植,再加上花期太短,不像百合、玫瑰常年都有,少量的花收购不方便,再加上利润非常少,估计卖花的钱贴补运输费都不够。另一方面,这种花最大的特点就是香,如果一大束包装到一起,香气太浓郁,闻起来反倒不舒服,花色和花形过于单调,不太好包装。“更何况,大部分市民已经习惯了在街头花个一元钱买花。”
除了街头小贩担子里的花,溧水永阳镇有1万多亩的山栀花也在近日竞相露出笑脸。这里是全省最大的山栀花种植基地,清香在空气中弥漫,沁人心脾,辐射到周围四五公里以外。不一样的是,这里的花不仅可观赏、有香味,更重要的是有药用价值。
据永阳镇石巷村村党总支书记芦金虎介绍,市民在街头看到的是“大叶栀子花”,不结果,而山栀花到11月会长出红色果实,有大拇指头大小。经过烘干,可以从中提取出天然色素,用于食品、染色、化妆品、印刷等行业。“提取的色素有色素红、色素蓝和色素黄,像迷彩服就是用色素蓝融水染成的,不容易褪色。”
在浦口石桥镇,有个小型的栀子花培育基地,这里的花有个特别的名字——“红灯笼”,它的花不香,果子也有药用,但是最大的“作用”是漂亮。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张往祥老师在那里种了四年。张老师介绍说,这种栀子花的果实比橄榄大,一棵冠幅有1米宽的树,能长出300多个果子,“又亮又红,非常漂亮,从国庆节到元旦,能一直观赏,比较适合在公园、国道、省道和农村河道的护坡上种植”。 徐媛园 杨 娟

这就是南京市浦口区石桥镇培育的红灯笼:红苞栀子花
今日象往常一样路过,惊奇地发现,栀子花竟然悄悄地开放了,白白的花,散发着淡淡清香,春天,就这样渐渐地远去了,而夏天也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了,季节就如同人生,不停地进行着交替与轮回,想起远去的人和事,感叹着人生的风景变幻,在我们的记忆中,承载着多少挥之不去的点点滴滴,就如同这小小的栀子花,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心中呢?就让我们在内心深处留下小小一角,用于存放惊奇与感动吧,也许等到我们暮年,在我们的心中已经充满与丰盈,已足够留下所有值得回味的梦境,穿越梦中的小河去向对岸。。。。。
相关文章: 栀子花的种植技术 我的栀子花
关键词: 栀子花
|